學名: Cinara cupressi Buckton 1881 同種異名: 俗名: cypress aphid (English), cypress aphid, Zypressen Blattlaus (German) 生物類型: 昆蟲 柏蚜是一種身體很軟、體色褐色的蚜蟲。牠被發現可以取食許多樹種,包括下列幾個屬:Cupressus, Juniperus, Thuja, Callitris, Widdringtonia, Chamaecyparis, Austrocedrus、與混合 Cupressocyparis. 柏蚜吸食樹枝的汁液,會造成葉子的黃化。整個危害程度從部份枝條枯萎到整棵樹的死亡。此種蚜蟲已在全球的園藝植物及經濟上造成的重要損失。 物種描述 O’Neil(1998)描述柏蚜是一種身體很軟、體色褐色的昆蟲,體表通常有灰色蠟質覆蓋。體長約2.4公釐。成蟲有翅型或無翅型。 剛感染時只有幾隻若蟲,但繁殖非常迅速。 常見到一大群在受感染的枝條上。最近的分類研究將柏蚜處理成一個複合種(species complex),此複合種包含兩個種:C. cupressi和C. cupressivora,從標本的採集地理位置是最正確的分辨方法。這兩種的分部區域只有在英國重疊。Watson et al.(1999)說在大不列顛及西歐C. cupressivora無翅蚜裡,85%的個體在第二腹節擁有兩個(偶而一個)骨片,然而只有10%大不列顛所採及的C. cupressi擁有骨片,而少於1%的個體擁有成對的骨片。 棲息地描述 C. cupressi已經被證明吃 Cupressus lusitanica, Juniperus procera, Thuja occidentalis、與 Callitris robusta.(Mwangi, 2002) C. cupressi也攻擊種類 Callitris的物種與 Widdringtonia.(Watson et al.1999)Iriarte(Undated)報告說, 柏蚜(Cinara cupressi)已經正在攻擊 Austrocedrus chilensis,一個松類原產於智利與阿根廷 " 。 一般影響 C. cupressi柏蚜吸食樹枝的汁液,會造成葉子的黃化。根據受感染的時間長短及傷害程度,危害可從部份枝條枯萎到整棵樹的死亡。(O'Neil, 1998)皇家園藝協會(2004)列出柏蚜感染的症狀:夏天時新芽會黃化; 到了夏末這些枝條會變褐色而死亡。被修剪的樹籬枯萎的情況更明顯,而低的部位比頂端感染的情況更嚴重; 受感染的枝條、葉子會慢慢被煤煙病所形成之黑色的粉末所覆蓋。Watson et al.(1999)記錄柏蚜在非洲、義大利、約旦、葉門、模里西斯及哥倫比亞侵襲Cupressus, Juniperus, Widdringtonia這幾個屬及柏科的其他原生種; 肯亞有東非檜木最大的工業用人工種植區(約八萬六千公頃),其中5153公頃已遭受柏蚜程度不等的危害(Mwangi, 2002); Mwangi(2002)說柏蚜的密度會在乾、熱的季節達到最高,在雨量最多的時候密度最低。柏蚜的密度降低時,一些受傷的樹便有機會康復。 Notes Watson et al.(1999)觀察到柏蚜是屬於一個複合種群。會造成樹的損害的是屬於一個未命名種,牠原本在希臘東部至裏海的絲柏(Cupressus sempervirens)上,在此命名為Cupressobium cupressivora(Watson and Voegtlin)。複合種群的其他種類,很顯然由三個形態相似的種所組成(C. sabinae(Gillette and Palmer)和C. cupressi(Buckton)可能起源於北美,還有一個未鑑定種)。Day et al.(2003)提到:此種群的分類複雜,引用較早的文獻時,需要特別小心,尤其是西歐與地中海區域的文獻。 地理分佈 原生地:Watson et al.1999 相信 C. cupressi可能原生於希臘東部到裡海正南方。 已知引進地區:非洲、亞洲、歐洲、北美洲與南美洲.(Watson et al.1999) 管理資訊 物理方法:Mwangi(2002)建議,疏伐以減少樹木密度與遮廕,蚜蟲似乎偏愛此環境; 在涼爽地區限制種植柏樹,以豐富,深化土壤; 種植替代性的物種,例如 Grevillea robusta,那是不會被蚜蟲攻擊的。化學方法:治療方法包含抗蚜威(Pyrimor),產品對人類與其他昆蟲具有低毒性,並經確認能抵抗 C. cupressi。作者指出,要取得成功的治療,第一個在休眠後定居樹木的蚜蟲族群(這發生在3月份在意大利)應為主要目標。後來治療總是不太成功的,如果在外觀枯萎後進行,有時是無用的。治療必須搖動樹枝讓蚜蟲掉入放在樹下的白布。成功的治療也取決於噴灑全部樹枝的葉片。作者建議,砍伐前最好先等待一下,因為甚至嚴重損壞的樹木,往往會長出不定芽而恢復生長。(Panconesi, Undated)皇家園藝學會(2004)指出,在初夏第一次有被攻擊的跡象時立即噴塗,以防止損害的發生。合適的產品包含 imidacloprid(Bio Provado 終極的蟲殺手), bifenthrin (Scotts Bug Clear, Doff All-In-One Garden Pest Killer or Bio Sprayday Greenfly Killer Plus)。他們觀察到,往往很難徹底的噴灑大的樹籬,當蚜蟲變多時,損害將出現。雖然緩慢被壞的樹籬終將恢復。Mwangi(2002)報告關於嘗試使用大型背負式暖霧機。作者說,暖霧機減少三分之二噴灑時間。利用霧作為運送載體,上升到樹冠後落下覆蓋樹的所有部分。動力噴灑器需要許多水,而且噴霧液滴不能夠達到大樹的頂端。作者指出, 在土壤中使用系統性農藥,未能產生良好的結果" 。 生物方法:可以探討用作生物防治劑的天敵,例如: Pauesis cupressobii與 P. juniperorum(膜翅目:Braconidae),被發現會攻擊 Cinara juniperi。另一個例子是 Aphidussp ,一個擬寄生物,在德國被發現會攻擊 C. cupressi。(Mwangi, 2002) Kamunya et al.(1997)進行的一項研究中,Cupressus lusitanica從 18個科公開授粉的種子上發芽,分別接種日齡1齡的 C. cupressi。研究人員發現,有些 C. lusitanica對蚜蟲有抵抗力,而且他們也通常產生有抵抗力的後代。Orondo and Day(1994)量化肯亞的 C. cupressi對 C. lusitanica的傷害 。603株的每個損害區分五個等級六次。研究人員發現,在研究期間內損害減少。作者推論,數據表明,在決定徹底砍筏以前,需要小心監測植株,特別是一些最初損害最大的樹木,最後被觀察到回復生長。這些觀察應該重複在較年輕的樹與不同的區域上。 繁殖 根據Ciesla(1991)的研究,柏蚜的生活史是很複雜的。夏天的時候行孤雌生殖。雌蟲直接生下若蟲。成蟲有兩型:有翅型與無翅型; 在涼爽的季節,可以看到雄蟲與雌蟲,雌蟲行卵生而不是胎生。卵產在樹枝及葉柄粗糙的地方來越冬。一年會有幾個世代,在夏季尖峰期一個世代只要25天。 生命階段 Panconesi 提到柏蚜的群落會聚集在年輕木質化的樹枝,而誘引產生像是護套的組織。牠們以口器刺穿樹皮吸食樹汁。其唾液含有植物毒素造成韌皮部(運送樹液的組織)壞死,然後整個枝條會枯萎。而螞蟻因取食柏蚜所分泌的醣類而且幫助柏蚜的擴散,將牠們從植物的某一部位搬移至另一部位,造成一個新的感染源。在夏初溫度開始上升時,感染源是在很高的地方(葉子的端部),而樹液因為運送的組織已壞死而無法傳送到那裡; 當溫度更高時,蚜蟲會往下移動,移到地面尋找可以遮蔽夏日高熱的地方。此時做任何處理都已沒有用,當枯萎的現象出現時,大部份的蚜蟲已不在感染處。 校訂者:: Dr. Aida Baldini, Chief of National Forest Pests Program CONAF-Chile & Dr. Jaime Aguayo CONAF-Chile
編輯者: National Biologic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(NBII) & IUCN/SSC Invasive Species Specialist Group (ISSG)
|
|
最後修改: Saturday, 25 June 2005
|